当单个离心泵不能满足运输任务时,可以使用离心泵的并联或串联运行。两台相同类型的离心泵并联,虽然压头变化不大,但总输送流量增加,并联泵的总效率与单泵相同;当离心泵串联时,总压头增加,流量变化很小,串联泵的总效率与单泵相同。
2.不同调节方式下泵的能耗分析
在不同调节模式下的能耗分析中,本文仅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调节方式 - 阀调节和泵变速调节。由于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操作旨在增加压头或流量,因此很少用于化学工业。离心泵的能耗可以用图2来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2.1流量调节中阀门的功耗
当离心泵运转时,电机输入泵轴的功率N为:
N = vQH / et。
N轴功率,w;
Q - 泵的有效压头,m;
H--泵的实际流量,m3 / s;
V - 流体比重,N / m3;
- 泵效率。
当通过阀门将流量从Q1调节到Q2时,在工作点A2消耗的轴功率如下:
NA2 = vQ2H2 / vQ2H3 - 实际有用功率W;
VQ2(H2-H3) - 阀上的损耗功率,W;
VQ2H2(1 / _- 1) - 离心泵的功率损耗,W。
2.2变速流量调节中的功耗
离心泵的比例法用于变速分析。根据其应用条件,以下分析表明离心泵的转速范围在(+ 20%)以内,离心泵本身的效率变化不大[3]。当电机用于将流量调节到流量Q2时,A3泵在工作点消耗的轴功率为:NA3 = vQ2H3 / _,也可以通过改变:
NA3 = vQ2H3 + vQ2H3(1 / _- 1)(2)
VQ2H3 - 实际有用功率W;
VQ2H3(1 / _- 1) - 离心泵功率损失,W。
2.3能耗对比分析
3.结论
对于目前川源离心泵的两种主要流量调节方式,泵的变速调节比出口阀的变速调节节省了更多的能量,这可以从两种模式的功耗分析和功耗比较中看出。流量与离心泵水头之间的关系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两种调节模式下的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泵速来降低流速也有利于降低离心泵汽蚀的可能性。当流量减小时,变速调节的节能效率会增加,即阀门调节的功率损失会增加。但是,当泵速变化太大时,泵效率会降低,这超出了泵的比例定律的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并综合两者之间的最佳流量调节方法。